2月9日,县人大代表、忠县民族中学校校长陶斯国在第十一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建议,加大统战或民族资金投入,优化忠县民族中学校发展环境。
忠县民族中学校原名忠县东溪初级中学校,2012年4月,学校更名为忠县民族中学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中学。民族中学成立十多年来,发展缓慢,主要存在民族特色不显、师生出行不便、优质生源不足等诸多瓶颈,与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陶斯国建议,进一步完善师生住宿、教学办公用房、教育设备等硬软件设施建设,打造和合民族广场、三校和合纪念碑、和合子美文化亭等民族特色精品,传承民族文化。拓宽忠信大道烟堡滩出入口,以及原乌普老路。开通县城-东溪口-民族中学、县城-东溪口-《烽烟三国》-东溪河漂流、县城-东溪口-陆贽墓-民族中学-三台寺、县城-东溪口-陆贽墓-民族中学-东溪小学-姜维井-翠屏山顶公交客运班车。同步建好东溪沿线公交车停靠站点,规范车辆进出,减少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