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文明实践所 /
忠州街道 白公街道 乌杨街道 新生街道 任家镇 洋渡镇 东溪镇 复兴镇 石宝镇 汝溪镇 野鹤镇 官坝镇 石黄镇 马灌镇 金鸡镇 新立镇 双桂镇 拔山镇 花桥镇 永丰镇 三汇镇 白石镇 黄金镇 善广乡 石子乡 磨子土家族乡 涂井乡 金声乡 兴峰乡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忠州街道独珠村:治理有成效 乡村“靓”起来

发布日期:2023-05-25 16:29

忠州街道独珠村是忠县县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位于忠州街道辖区的独珠半岛上,距离县城约8.5公里,占地面积3.84平方公里,共有村民980户2450人。

近年来,忠州街道独珠村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狠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今年3月,独珠村被市乡村振兴局和市农业农村委认定为第三批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抓治理,“江村管家”为群众解忧

“吴书记,李家湾黄大爷腿脚不便,能不能安排志愿者帮他带点大米。”

“吴书记,我们坚决支持村里的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宅基地腾退工作,还迁房建设可一定要帮我们好好选个地址。”

…………

村民口中的“吴书记”,是忠州街道独珠村党支部书记吴顺祥。作为“江村管家”,他每天要帮助群众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在他看来,群众事无小事,越是细枝末节的事,越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独珠村常住人口约600人,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如何更好治理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作为初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吴顺祥绞尽脑汁。

为何不建立一个议事平台协助处理村务?于是,“江村管家”议事平台应运而生。通过选举,吴顺祥成为了“江村管家”,成为了村里处理各种大小事物的“大家长”,村子里大到房屋修建,小到家常里短的各种事情,村民都会找到这位“江村管家”。

能够个人直接解决的,吴顺祥就主动为群众解决;不能够个人直接解决的,“江村管家”议事厅里,村干部代表、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等人围坐在一起协商解决。村里发展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调解群众纠纷等大事小情基本都能够通过磋商协调来处理。

“自从有了‘江村管家’,不仅办事高效,群众也很满意。”说起“江村管家”,吴顺祥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为了用好用活“江村管家”议事平台,独珠村积极探索“四单”运行机制,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忠城先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实现志愿者服务量化管理。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调动全体村民积极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逐步实现“落后渔村”到“幸福江村”的转变。

美环境,“小积分”兑出和美乡村

站在“独珠半岛”的最高点“二面江”俯瞰整个独珠村,村内山水林田融为一体,民居院落古朴典雅。伴着初夏的阳光,沿着独珠村直行,庄稼旁、丛林间、山丘上,一条条由“原汁原味”的青石板铺就的漫步道贯穿其间,一栋栋统一规划设计翻新的农居伫立两旁。

“我家的房屋是村里统一规划设计翻新的,样式古朴典雅,房前屋后还栽种着花草,看着都心情愉悦。”独珠村村民周世华说,以前村里家家户户房屋各式各样,看着十分扎眼,极不协调。房屋风貌改造完成后,村里焕然一新,觉得生活在这里十分惬意。

近年来,我县一手抓民生福祉,一手抓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独珠村发展。独珠村变得这么美,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群众的参与也必不可少。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独珠村启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

“村里实行积分兑换制度后,大家都可以用参加志愿服务的积分来兑换物品。我家的洗衣粉、纸巾等生活用品都不用花钱买了。”提起村里的积分管理制度,村民夏义香赞不绝口。

2023年开始,村里增加兑换积分次数,每半年组织村民进行一次积分集中兑换活动,村民可使用手里的积分兑换棉絮、毛巾、牙膏牙刷、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村民的改变是看得见的,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十分明显。自积分管理制度推行以来,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环境治理中,每天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村内乱贴乱画、垃圾乱丢乱扔现象很少看见,极大地改善了独珠村人居环境。

如今,行走在独珠村,村道干净、村容整洁,一个个美丽庭院星罗棋布,村民们脸上闲适惬意,游客组队前来体验美丽乡村生活。

兴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村里发展起产业,让我在家门口也能挣钱。”谈起在村里务工的好处,脱贫户任管玖非常开心,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让他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更加有动力参与各种志愿服务。

产业发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凝聚群众力量、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库心最美江村”项目加速推进以来,独珠村坚持保护肌理,不搞大开发,针灸式植入新元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植入农耕、民宿文化体验,营造“三峡江村风情”基调,走出一条产业兴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首批招商引资进驻独珠村的企业家,周玉高的400亩“智慧农园”发展得风声水起,通过水体一体化无土培育蔬菜,不仅企业自身实现了2022年2000万元的产值,还带动了独珠村日均3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企业增效、村民增收。

自纳入市级规划以来,独珠村大力发展产业,现种植高粱600亩,玉米400亩,水稻300亩,火龙果20亩,农家小院旅游、民宿等时下新兴的行业也见雏形,产业兴、村容美、村民富,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谈起独珠村未来的发展前景,吴顺祥信心满满。他表示,独珠村将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利用好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全力打造最美“江村”和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