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皇华城,思绪随波起。
“闻说迁州处,皇华尚有城。当年资战守,此日见樵耕。四面江滩合,一洲烟树横。颓垣犹断续,斜日映波明。”清乾隆二十三年(1762年),时任忠州知州的王尔鉴所作《皇华城》一诗,引发多少世人慨叹。
一个江中小岛。现有史料中关于此岛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又东得黄华水口,江浦也”,这本地理名著约成书于公元520年,称此岛为“江浦”,也就是江边小岛的意思。后因附近有黄华水注入长江,人们又称其为“黄华洲”。
一座历史之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赵昀封侄子赵禥为忠王。由于理宗无子,又封赵禥为皇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赵禥即位为南宋第6任皇帝,即宋度宗,忠州由此升为咸淳府,与其年号同名。时值宋元战事激烈时期,咸淳府府衙从忠州城内迁至岛上,在此修筑城墙、学宫等,“皇华城”便由此而来。
一种精神图腾。景炎二年(1277年)夏,元军将领杨文安与南宋降将鲜汝忠率领元军攻打皇华城,时任咸淳府知府马堃与军使包申坚守城池,与元军展开激烈战斗。历经数月,皇华城被元军攻破,包申在交战中壮烈牺牲,马堃受伤被俘,宁死不屈。 大自然造化为岛,御战事据岛为城。皇华城虽毁于硝烟中,却将千年忠义精神深深根植其中,成为浩瀚历史长河里一道熠熠生辉的印记。
长江水急流深深,皇华城底蕴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