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仲秋,洋渡镇金竹村马拉口峡谷两岸山峦青翠,山间蝉鸣鸟叫,让人真切感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车行谷底,但见溪水流淌,溪流旁边的池塘围栏防护,池内绿波盈盈,水清鱼现。63岁的鱼塘负责人秦学廷,肤色黝黑,精神矍铄,2020年从金竹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任后,又成为这个生态淡水鱼养殖基地的“当家人”。
“这个养殖基地因实施乡村振兴股权化改革项目修建而成,共有3口鱼塘,占地面积约60亩,总投入资金500万元。”秦学廷介绍起鱼塘基本情况。
2021年,摆脱贫困桎梏的金竹村迎来了产业发展机会。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政府有关补助资金和市场经营主体投资参与下,金竹村利用马拉口峡谷生态环境和水源条件优势,修建了9000立方米的鱼塘。项目实施后,村民每年每亩地有240元流转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4.8万元。
马拉口峡谷溪流上游发源于石柱县大歇方向的方斗山,下游经洋渡镇金竹等村流到长江。“这里养鱼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峡谷两岸山泉较多,水源充沛。”秦学廷指着峡谷两岸的青山说。
今年初,养殖基地已投放黄辣丁、草鱼、鲤鱼、花鲢等品种鱼苗。秦学廷说,没有投放任何饲料喂养,纯粹是自然生长,称得上是“泉水鱼”。“只有水质好,鱼的品质才好,品牌才叫得响。”他说,自己本来就不担心销路问题,加上镇政府也为他在县内和市内联系好了销路。
其实,秦学廷也有“担心”的事。他说,之前没有养鱼经验,担心自己这点技术不够用,所以他打算近期去西南大学,找专家咨询和请教有关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
“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展黄辣丁高密度养殖,并建设钓鱼场和农家乐,吸引更多人来这里休闲垂钓,品尝生态泉水鱼、欣赏峡谷好风景。”秦学廷对未来发展已有规划。